容易混淆的茶树概念乔木茶•大乔木茶•小乔木茶长,主干不明,根底较浅,品质稳定,少变异,一般为无性繁民间叫法,区别于台地茶,大树茶所指就是大型乔木茶,它包括了野生型(野放型)大树茶天然生长,未经人工驯化,内含物质不明,部分有毒,直接冲泡,有强烈的青涩味。野放型大树茶指那些从无人管理或采摘的生长在原始森林中自生自灭的野生茶。过渡型大树茶部分经人工驯化或茶树自身变异,其生殖器官即花、果为野生型,枝、叶等营养器官为栽培型,这类茶树在邦崴地区较多见,无毒,可食用。栽培型人工育种,经长期驯化,有较成熟的习性和经济价值,主要用于区别野生型。台地茶区别于大树茶,人工规模种植,是各地区茶叶产量的主要构成。早期的台地茶多为有性繁殖,后期的台地茶以无性繁殖苗为主。云南台地茶一般为小乔木型。基地茶分布在世界各地,以印度、肯尼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中国等地种植最为广泛。一般以无性繁殖的茶树品种居多,其特点是产量高、品质稳定。春、夏、秋茶的品质比较在云南,凡在每年的5月20日以前采摘的茶叶都被认为是春茶,而在5月20日---8月20之间采摘的茶叶为夏茶,8月20日后为秋茶。春茶经过一个冬天的蕴育,苏醒的生命活动成爆发式生长。1、6—7月份是茶树花芽的分芽期,茶芽的发育分散了大量的营养。2、雨季较长,水分过多,光合不足,夏茶的生长周期短,此时的生理特点是:呼吸强度大于光合强度,自身的消耗大于积累,尽管叶面面积增加,但营养物质却减少了。3、气温高,湿度底,茶树的呼吸代谢加快,内含物质不能有效聚集,夏季高温还使土壤深层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10%),氧气不足,根系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产生的能量少。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能力强,晚上呼吸消耗减少,内含物质积累较多,香味物质遣散较少,香气高是秋茶的特点。